債信違約誰是下一家了
2022-03-11
來源:
人氣:0 次
胡冰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超日債違約了。中國信用市場剛性支付神話破滅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倒下了!大機構為債市今后走向更理性定價歡呼,而企業債與投資者卻不免有兔死狐悲的擔憂。
無人兜底,本金恐難保
“11 超日債”出事,最鬧心的當屬買入該債券的投資者。
3 月4 日晚,*ST 超日公告稱,“11 超日債”本期利息將無法按期全額支付,原本8000多萬的到期利息,僅能按期支付400 萬元。這是中國債市歷史上首例違約。
一名投資者貼出他的股息入賬截圖,上面顯示稅后112 元。其表示,原本可拿到2514.4 元。對于這些不幸踏雷的倒霉者來說,目前最大的擔憂不是利息多少,而是害怕本金不保。
這幾天,少數激進的投資者,已經開始到處索賠。除了發債方的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公司外,債券主承銷商也被投資者連帶告上。而超日太陽公司所在地上海奉賢區政府信訪辦,更是成為債券人投訴的主戰場。
《CM華夏理財》翻閱“11 超日債”的相關說明,發現雖然債權人們索賠心切,但除了債務纏身的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公司,目前看來,幾乎沒有任何一家金融機構曾經公開地書面承諾對這款產品保本付息。
涉事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協議是有效的,但協議上面寫的是“臨時流動性”,超日公司目前情況恐怕不是“臨時流動性”,因此屆時應該不會提供貸款。
而“11 超日債”擔保情況更是堪憂。超日公司《第二期利息無法按期全額支付的公告》顯示,“11 超日債”發行時為無擔保債券,而后根據公司債券受托管理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要求,公司為本期債券補充提供擔保,擔保的資產范圍包括公司及子公司的部分應收賬款、部分不動產及機器設備。而上述不動產及機器設備,絕大部分早就被超日公司的債權銀行查封了。因此,這種所謂的擔保,幾乎毫無價值。
認為,雖然“11超日債”目前只是利息違約,但因為光伏行業和公司基本面無改善跡象,從早先青國投對超日的收購被叫停來看,政府此次繼續兜底的態度存疑,所以債券到期本金的違約概率很大。
只要有夢想 風險擴散,誰會是下一家?
“11 超日債”違約,對于直接購買該產品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悲劇。但對于中國信用市場發展而言,卻是實實在在的福音。
中金公司分析師張莉在一份報告中稱,超日債欠息是一種典型的違約事件,該違約打破了市場剛性預期,具有里程碑意義,對于市場情緒仍然會有較大沖擊,特別要關注其背后反映的“打破剛性兌付”的信號意義和可能引發的道德風險。
機構歡呼,散戶擔憂。不少企業債投資者心有戚戚,擔心這樣的厄運落到自己身上。
事實上,出現信用風險的債券,不止超日一家。根據《CM華夏理財》金融資本研究中心梳理,風險債券有如下共同特點:發債主體為民營企業,無政府信用背書,企業經營連續虧損,債券到期收益率高,信用評級低。按上述特點尋找,類似風險產品還有華銳債、湘鄂債、毅昌債、中孚債、天威債。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企業債違約,不僅讓散戶受損,還殃及了部分資管計劃。以“11 中孚債”為例,截至2013年底,共有包括華安、天風、長江在內的三家券商資管持有該債券。
而對于產品規模極為龐大的信托產品,是否也會受到沖擊?中泰信托董事長吳慶斌表示,不同于債券市場中的主要金融機構承擔的,信托市場上信托公司對于發行的信托產品有明顯的信用背書,這決定了信托產品的違約成本要遠高于債券類產品。從違約成本角度考慮,信托市場的違約可能性要低于債券市場。但從長期來看,金融市場沒有違約情況出現是不可能的,信托產品違約事件未來必然會出現。
接受《CM 華夏理財》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就目前情況來看,整個金融體系與社會投資者均還沒有為信托產品打破剛性兌付做好準備,一旦信托違約事件短期內真正出現,勢必對整個金融市場形成較大沖擊。而且這種沖擊不只是局限于通常意義上的市場風險或資產管理風險,而是結構性問題爆發。
成都男科治療費用武漢婦科醫院哪好
天津醫院婦科治療哪家好
-
-
-
-
-
- 多家信托公司密集換帥三大原因促高管流動哈
- 多家上市信托中期凈利增逾高利潤項目集哈
- 多地趕在月底上調價格此輪民用氣漲價或告哈
- 多因素致原油大幅降溫下周成品油價下調概率哈
- 多名官員支持提前加息美聯儲鷹派開始壯大聲哈
- 多元化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科創板或將是新機會了
- 多個渠道證實嚴控信貸投放央行實施月度調控了
- 外資行獲準交易和承銷企業債仍存在信用識別了
- 外資看多中國債市現券收益率急挫了
- 債主股東博弈轉債十字路口調價還是回售的
- 借道信托計劃黑貓股份限售股提前變現的
- 信貸緊縮促信托業利潤猛增房地產信托貢獻占了
- 信貸持續負增長監管層醞釀外資行發行金融債了
- 信貸壓力緩解料促貨幣市場利率下降了
- 信用風險考驗房地產信托了